(文章最新更新日期:2022年9月18日)
關於「熱忱」的主題可說是我們最常被問到、也最難回答的問題。人們向來不太擅長反思和內省,因此我們頂多能清楚地看見他人的熱忱,但輪到我們得搞清楚自己的興趣時,那真的不太容易,對高中生來說尤其如此。在高中時期,每位學生都在塑造自己的特質和認同。他們的特質和認同主要是由他們的興趣和熱衷的事物塑造而成,正因為如此,這篇專門討論「熱忱」的文章對孩子來說十分關鍵。
令人驚訝的是,針對青少年這個年齡層所設計、能幫助青少年理解自身興趣和熱忱的思考架構,可說是少之又少(其實對於其他年齡層亦然)。你可曾認真地坐下來思考並分析自己的興趣?如果我們請一位高中生(甚至是一位成人)坐下來並一一地列出自己的興趣,多數人可能連十個都列不出來;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對哪些事懷有熱忱。而在校園和人生活中尋找所愛之事、並且明確地理解自身興趣極為重要,因為這不僅能幫助青少年在國、高中階段更有方向和目標、更能在大學申請過程中展現個人特色,同時,也是快樂和成功人生的重要關鍵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提供一個簡單的流程,協助你發掘到自己的興趣和熱忱。
「興趣」(interest)與「熱忱」(passion)這兩個詞在口語上常會被混用,因此,先讓我們釐清一下兩者之間的差異吧!熱忱是由一個或多個興趣組合而成,而且熱衷程度超越我們稱作「熱忱門檻」的衡量標準,我們稍後也會解釋這個也許有點浮誇的詞。正如莫札特在年輕時就對鋼琴懷有高度熱情,對單一事物抱有濃厚的興趣,就有機會超越此門檻。另一個方法則是結合兩或三個比較不濃厚的興趣來跨越此門檻。舉例來說,有個人喜歡編寫程式、也喜歡教導孩子,但分開來看,他對這兩件事都不是特別熱衷。不過,架設教導孩子的網站,也許就會是他非常熱衷的一件事。
熱忱門檻因人而異、也不容易定義,但還是有幾個非常有效的衡量方式。其中之一就是,如果認識你的人幾乎一致認為「沒錯,你對這件事非常有熱忱。」,你就跨過了門檻。另一個我們喜愛的衡量方式則是,請你捫心自問:「每天早上起床後,我都會迫不及待地去做這件事嗎?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你可能真的非常熱衷於此事。
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吧!
所以,你到底對什麼事懷有熱忱?
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困難。你的腦海可能會一片空白,也可能是塞滿了各種想法。又或許,你會懷疑,這真的可以算是熱忱嗎?大學/未來雇主會在乎這個嗎?大多數人會覺得這是個難題,原因在於,回答這個問題並不是第一步,而是自我探索、反思這個漫長過程的最後一步。千萬不要搞混順序!如果從「你的熱忱是什麼?」這個問題出發,就像是在學期一開始、你連課本的第一章都還看過的時候,老師就直接從最後一章開始教起。
以下,我們列出了下列幾個重要步驟,最後,它們幫助你對於一開始那個困難無比的問題:「你到底對什麼事懷有熱情?」更有頭緒一些。
第一步:列出一切
首先,你得列出你「全部」的興趣。這個步驟的重點在於量而非質,也不必自我限制、只列出那些你認為大學會在意的興趣。你喜歡聽爵士樂或是尋找新美食嗎?把它們全列出來!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想「這個……能算興趣嗎?」,別想太多,寫下來就對了。
這種自起始點延伸出眾多選項的過程,稱作「擴散性思考」。「擴散性思考」的相反是「聚斂性思考」,也就是將眾多的選項刪減或歸納至一個、或少數幾個選項。特別強調兩種思考的區別、避免混淆兩者,可以大大增進你腦力激盪的效果。如果你想儘可能地列出各種想法,切記別急著「評估」這些想法,以免畫地自限。而如果你想刪減選項,就別再加入新的想法了。
第二步:強制排序
將你列出的所有興趣依照「有趣的程度」進行排名。這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第一步與第二步不應合併完成;前者是「擴散性思考」,後者則是「聚斂性思考」,如前所述,合併兩者會限制腦力激盪的效果。但也忘了第一階段已經提及的注意事項,你在為興趣排名之時,應該以你個人的喜好為準,而不是你認為大學招生官多在意這個興趣。
第三步:解構
解構是將事物拆解至其組成元素,並保留其本質。問問你自己:「我最喜愛的這個興趣的哪些面向?」例如,你對小提琴很有興趣,那麼你最有興趣的是表演?創作樂曲?用小提琴詮釋現代樂曲?研讀音樂理論?還是你在樂團裡的朋友?解構是幫助你瞭解你「為何」喜愛這些興趣的好方法,我們也建議你將興趣解構成:
- 活動:與這項興趣有關的活動或事務中,你最喜歡的是什麼?
- 主題:你是否對某些特定主題格外感興趣?以我們的創辦人Lloyd為例,烹飪是他的興趣之一,他特別有興趣的主題則是阿根廷燒烤。某位學生也許將音樂或吉他列為興趣,但他特別感興趣的主題可能是「爵士樂」或是「70年代搖滾」。
- 人:就這個興趣而言,你喜歡與誰互動交流?
你試圖從現有的興趣中再聯想更多的想法,因此,這個過程也是「擴散性思考」。
第四步:選擇
你現在應該已經列出了一百個左右的「子興趣」。接下來,就是依照下列兩項原則,從中挑出最重要的幾項興趣:1) 你的熱衷程度 2) 該項子興趣的「突出」程度。我們對突出的定義則是,明確(阿根廷燒烤很明確,烹飪則否)、少見(以學生來說,資產管理是十分少見的興趣,醫學則否),以及現在正在進行(你現在就在做或知道的事,而不是某件你完全沒有經驗或不知情的事)。
這是「聚斂性思考」,因為你正在從這一百多個想法中,刪減出你認為最重要的幾個興趣。
第五步:檢視與完成
終於,我們可以面對我們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了:「你對什麼事懷有熱忱?」經歷了這個漫長但系統化的流程後,也千萬別忘記,尋找自己的熱忱所在仍舊是個關乎「人性」的事。最終,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。這個流程的設計目標,就是藉由反映各種深層的自我面向,協助你提升自我意識;這些深層的自我面向極為重要,但相關分析確十分少見。完成這些步驟之後,你應該已經對自己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,亦有能力回答這個相當主觀的問題。現在,你可以一一檢視你在第四步所選出的興趣,然後捫心自問:這些興趣之中,是否有足夠突出、能夠自成一體的興趣?那些比較沒有特出之處的興趣,能不能結合成更棒的事物呢?
當然,這套流程只是諸多尋找熱忱的方式之一。我們喜歡這種方式,是因為它非常適合高中生;它的目標是協助你檢視你已經有的、或是你已經注意到的興趣。你或許還有一些自己從來不知道的興趣,因為你還沒有體驗過它們。發掘和發展這類的興趣需要使用完全不同的策略,之後我也會在未來的文章中談談這個主題。
Next Steps
現在,你已經對於你熱衷的事物有了更明確的概念,這表示你也就有了打造一個Spike課外熱情專案的基礎。尋找熱忱最重要目的,就是讓你能好好地規劃自己在校內、校外、現在、乃至未來的生活,讓你能持續、不間斷的發展你的熱忱。如果你的生活與你熱衷的事物沒有關聯,你不但有可能會不快樂,也可能較難獲得成功和成就感。而就高中這個階段而言,這可能代表要錄取你想念的大學會較為困難。別忘了繼續關注這個系列的部落格文章,接下來,我們會談談如何調整忙碌的高中生活,好挪出時間追求你熱衷的事物。
這一切不但有助你成功申請你心目中的理想大學,也能為你帶來更有成就感、更充實的人生。此外,這套流程也是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工具;高中、大學、步入成年等各個階段中,你的熱忱必定會將進化和改變,但你還是可以回頭利用這套流程,幫助你思考自己到底對什麼事物懷有熱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