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我們的學生

智慧學校、機器人玩具、加密貨幣、人工智慧輔助作曲。我們的學生在他們充滿熱情的領域打造Spike。他們是看似平凡、但創造了非凡事物的青少年。

Monica

NYU Abu Dhabi ‘22

Spike:都會養峰微型企業

使命:拯救蜜峰並抑制空氣汙染

我們遇見Monica時,她是個對蜂群崩壞症候群(CCD)有興趣、但害怕蜜蜂的女孩。而在我們的教練之下,她成為都會養峰人,在台北公寓的頂樓陽台照料超過2.5萬隻蜜蜂。接著,她創辦了一微型企業、用自己的品牌銷售蜂蜜:「汙染蜂蜜」。為了提供民眾對汙染的關注,蜂密蜜罐上附有特別的標籤,記載生產之時的空汙水準。

Caleb

Carleton '25

Spike:專屬學生運動員的生涯教練及使命發展課程 使命:讓學生運動員在運動領域之外亦有機會獲得成功

Caleb在中學時期曾經是學生運動員,他注意到,許多最後並未踏入職業領域的台灣學生運動員,得面對十分有限的大學和職涯選項。Caleb藉由一系列的工作坊和社交活動,讓這個常常受到忽視的族群,有機會接觸職涯和人生教練課程。

Julia

Northwestern '25

Spike:台北及香港的快閃視覺藝術展 使命:讓眾人更能接受非傳統家庭

Julia因為自身背景,著手打造了全球性藝術展覽「We Don’t Talk About That」,希望能打破亞洲對單親家庭的汙名化。

Allison

Brandeis ‘23

Spike:「大眾歷史學習」教育音樂影片 使命:緩和台灣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挑戰

Allison化身為教育性內容創作者,並製作了一系列十分吸引人的音樂影片。她改寫當地流行歌曲的歌詞,放進台灣中學生必須背誦的課程內容。她與許多學校和教師合作、曾在全國性電台接受訪談, 影片亦獲得數萬觀賞次數。

Johnny

University of Illinois (Engineering) ‘22

Spike:為都市小孩提供青少年機器人學課程 使命:讓低收人家庭的小孩有機會接觸機器人學和程式寫作

Johnny推出了青少年機器人學課程,希望能協助台北市的孩子。他與當地的非營利組織合作、召募並雇用指導人員、委請華碩贊助設備,並將課程擴充以協助超過50位孩子。

Jessica

Johns Hopkins ‘22

Spike:兒童小耳症術前心理服務計畫 使命:在孩童接受臉部重建手術之前,緩和他們的恐懼和壓力

Jessica在孩提時期,曾經得承受小耳症手術帶來的情緒創傷,也希望能協助其他處境相同的孩子。她整理了一份手冊,為小兒科病患和他們的家庭提供建言,獲得數千下載以及大量來自其他家庭的正面回饋。

Yani

Wharton (Penn) ‘22

Spike:Kingswood永續健身房 使命:增加永續能源獲得的關注

了解Yani對永續能源和健身的熱情,如何將學校的健身房變為STEM教室,以及為學校供應部分電力的發電機。

Jackie

Vanderbilt ‘22

Spike:國際學校自衛課程 使命:針對準備前往美國攻讀大學的女性學生,提升她們的安全感和自信

空手道幫助Jackie建立了自信並克服社交焦慮。當他注意到,同學對於出國念大學十分緊張的原因之一,即為美國校園的安全疑慮,他就決定展開計畫,教導學生如何自衛和建立自信。

學生的經驗分享

Justin

Duke ‘22

The Spike Lab的教練服務幫助我認清,我可以訂下更遠大的目標,並以具體的行動來實現這些目標。

Victoria

Georgetown ‘22

這套課程讓我了解,在一個領域創造傑出表現,是多麼地重要又令人興奮。它鼓勵我瞄準更高的目標,並透過精細的計畫和創意工具,努力朝這些目標前行;這是我和大部分高中生都從來沒有做過的事。

Jackie

Vanderbilt ‘22

The Spike Lab讓我發現,我有能力訂下更高、更遠的目標,並引領我達成我從來無法想像的目標──創造獨特的Spike、擠身頂尖大學,並為我的高中生活賦予意義。

Andy

Emory ‘23

The Spike Lab給了我全新的視角,我讓知道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、在青少年時期可以做到什麼。在我探索興趣之時,他們也為這個重要的過程提供了完美的指引。

Longan

Tufts ‘23

這套課程鼓勵我用更聰明的方法做事,教會我如何朝更遠大的目標邁進、如何精通某個領域。我學到的技能、創意和邏輯思考,讓我得以持續茁壯,就算是在大學畢業之後,也依然能派上用場。